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升校园疫情防控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根据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排和学院实际,学前教育学院开展“1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围绕“宣传”、“分享“和”体验”三个关键词来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黑板为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宣传与科普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有助于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学院各班以黑板为平台,内容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版面设计精美,图文并茂。通过黑板报评比活动不仅让学生关注了自己心灵的成长,更是学到了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故事和言语为媒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借助微信群、QQ群等,以“生活里的微光”为主题,征集暖心故事和言语。该活动操作方便,参与面广,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活动中有直抒胸臆,表达对他人欣赏和感激的;有图文并茂,生动再现暖心瞬间的;有涓涓细流,叙述生活的曼妙之美......在活动中,同学们自觉关注生活中的美好,感恩被爱的温暖瞬间,增强自我认同,提升幸福指数。



以材料为依托,体验DIY手工作品制作
粘土、折纸、剪纸、绘画……这些都是学院学生擅长的活动,也深受学生喜爱。学院提供材料和场地,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参与,本次活动不再是简单的娱乐活动或作业,全程不提要求,同学们自主选择材料,尽情表达,在参与、完成的过程中可消除紧张情绪,保持注意力集中,过程即疗愈。据统计,学院共有200多人参加,反响良好,同学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常态化进行。

此外,学院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心育中心组织的“树洞邮箱”、心理读书会、自助心理调适21天打卡活动、心理专题讲座等活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院上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学院将齐心协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图文:随可可 初审:随可可 终审:张凌艳
|
皖公网安备 34120202000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