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2019年4月24日14:30在行知楼605教室,心理学教研室如期组织公开课,此次公开课的授课老师是程丽老师,授课对象是18级高招学前教育2班的学生。

上课伊始,程老师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回顾,通过一系列问题,如“你是谁?”、“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授课过程中,程老师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师资格证考试要求对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拓展,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相应知识点。讲解的同时,程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自我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课后,心理学教研室成员在607教室进行了听课评课研讨。每个人就程老师的授课进行点评,大家一致认为程老师授课过程中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并且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娓娓道来,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也更加有效地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

另外,教研室成员还就此次教学引发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一,张凌艳老师就目前选用教材中的相关概念提出质疑,引发大家的深思,平时授课中也听到其他教师对当前使用教材的建议,所以,教师授课的教材怎么选,由谁来选,是否应该让授课教师来参与教材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才最好,这是本次教研活动的首要疑问。
其二,针对学生自学过程需要不需要反馈,教研室全体成员也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大家认为应根据学生的自主性和理解能力水平适当地选择一些恰当的反馈策略,毕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其三,张凌艳老师指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的参照点是什么,因为心理学学科内容涉及教师资格证考试和入编考试,那么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参照什么呢?一番探讨之后,所有成员一致认为教师应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科知识的整合性,更主要的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除此之外,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有必要提上日程,该课程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作为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各任课教师,我们期待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每个人都身心健康地投入学习、生活之中。
|
皖公网安备 34120202000243号